欧洲教育怎么样?
欧洲教育总体水平相当高。世界上教育水平排名前十的国家中,欧洲国家占据了6个。
在大多数欧洲国家,9年义务教育在16岁之前已经完成。中学毕业后,学生可自由选择继续就学或者就业。在高校教育中,不少学校实行分学院制,不同学院有不同的教学宗旨和特色。
在欧洲,各国普遍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,不少发达国家还有相应的职业预备学校和预备班,让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可以选择就业道路。
欧洲各国的就业市场相当成熟,人才供需相对平衡。学生在刚进入社会时,如果无法适应岗位需求,可以很容易地更换,或接受职业培训。许多欧洲企业也愿意雇用应届毕业生,给他们一个逐步适应工作的过程,这种“学徒制就业”受到欧洲人的青睐。
欧洲各国非常重视教育和培养青少年。在欧洲,每个青年都必须接受兵役,服役时间和年龄由各国自行规定。在瑞士,17岁的中学生就可以参军,在德国则是18岁,瑞士和德国青年必须义务服役。在法国,男子服役期限最长为25个月,最短18个月。
法国、比利时、德国、瑞典、希腊等欧洲国家,在征兵服役之外,还有后备役制度。除义务服兵役外,不少欧洲国家在教育和国防方面的投入居全球前列。
在欧洲各国,大学生、中学生享有诸多特权,如免费乘坐公交车或地铁、享受学生票看电影,参观博物馆可免去门票。而在德国,大学生还可以享受到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。
在欧洲各个国家,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相当规范,不存在就业歧视问题。在德国,大学生就业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,如果找不到工作,可以接受职业培训,等待就业机会。
在美国,大学生就业需要找到职业经理人做“推荐人”才行。但在中国,如果没有“背景”,大学生找到好工作是很难的。欧洲在这方面,要比美国和中国做得好许多。
在北欧各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心,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愿望寻找工作。北欧的就业中心对大学生找工作相当有帮助。在欧美,大学毕业生一般在6个月内都能找到工作,但近年来欧洲就业市场逐渐恶化,不少大学生需要等一年以上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。
在欧洲,学生享有各种权利。如参加社会活动权利,反对性别歧视权利,反对种族歧视权利,劳动权利,享受社会福利权利,申诉权利等。
在欧洲各国的学校、各种学生集体中,都可以看到一些代表学生利益的学生组织的身影。一些欧洲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咨询机构,为学生们解惑答疑,处理各种纠纷。